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電弧開關

   
  冷氣機 裡面的特種形式的控制開關-簡單接觸點的開關,是依靠氣箱的伸縮來啟閉的,但是它的啟閉動作是逐漸碰觸或是逐漸離開接觸點的,於是電源電流將能越過此將離 未離,或將觸未觸的空隙而發生了電弧。此電弧的發生,就能很快的燒毀接觸點或熔去一部分使之下陷。要想維持開關永久良好起見,必須將啟閉動作的速度加快; 換言之,就是將逐漸碰觸或逐漸離開接觸點的動作,改成迅速分開和迅速碰觸,使電弧無從發生,通用的迅速分開和碰觸接觸點的控制開關有:
  肘形動作式的開關此式的構造情形A是一槓桿,槓桿左端由一肖釘釘於控制箱壳上,右端則與伸張用的彈簧相連接,再氣箱受壓力膨脹伸長時,就能抵拒彈簧的伸張 力而推動槓桿,使槓桿上面的柱塞B隨之上升,在柱塞上,套有ㄧ固定項圈片C和ㄧ能調整的項圈片D各ㄧ隻,在兩項片中間,另跨一有ㄧ槓桿E,其右邊頂端,連 有ㄧ接觸棒用於啟閉接觸點的電路,槓桿E的本身是由肖釘支於箱壳支架上;它的左面叉形端是另栓有ㄧ槓桿F,再槓桿F的另一端和槓桿E右面的末端(即連接觸 棒的ㄧ端),裝有相緊連的彈簧,接觸點在開啟的形狀時,緊連彈簧的回縮力,迫使槓桿E向下,牴觸柱塞上固定項圈片C,使E槓桿上的接觸棒保持在開啟狀態; 當氣箱伸長而升高推動槓桿A,由槓桿A推動柱塞B和槓桿E時,彈簧也隨之受兩連接桿的拉力而伸長,倘若氣箱繼續膨脹,觸使槓桿A升高至某一點時,能使槓桿 E和栓連的槓桿F,推成為一平行線,假使氣相仍繼續伸長而升高,使槓桿E和F過平行線狀態時,則緊連彈簧的回縮力迫使槓桿E和F,迅速向上推動,使槓桿E 牴觸柱塞B上端所附有的項圈片D,同時接觸棒被壓力緊抵於接觸點上使電源接通,而開動了電動機和壓氣機。它的閉合情形如氣箱內壓力降小時,則槓桿A右端所 連接的伸張彈簧,必回縮拉下槓桿A和柱塞B,而附在柱塞上的項圈片D,因之將槓桿E和F壓下,初成平行線狀態,繼由兩端上所連接的緊連彈簧的回縮力,將槓 桿E和F迅速向下推動,使接觸棒很快的離開了接觸點。
以上專業二手冷氣相關資訊取自《冷氣機的構造與修理》一書

2012年6月26日 星期二

冷氣溫度控制


揮發器內所產生的溫度,常隨揮發器內產生的壓力而異,而揮發器外圍的溫度則隨揮發器內部的溫度而變化,故揮發器外圍的溫度,亦可說是隨揮發器內部的壓力而異;由於上列的解釋,則冷氣機上的溫度控制方法有兩種:
(1)  利用揮發器內或受冷地點溫度的高低來使電源開關接觸而斷路,因而使電動機和壓氣機開動或停止。
(2)  利用揮發器內壓力的大小,來使電源開關接觸或斷路,因而使電動機和壓氣機開動或停止。
低壓端壓力控制溫度法-此種控制方法係根據揮發器內壓力的變化來啟閉壓氣機,故又稱為壓 力控制法,這種控制法的原理,壓氣機由電動機上的皮帶來轉動,而電動機上電源引線的通電與否,則受與次電源線一端相接的控制設備上所附有的接觸點閉和啟來 通電或斷路,而接觸點閉或啟的產生則依靠設備內所裝置氣箱的伸和縮而定。再氣箱的進入端可用一管子接入冷氣機上的低壓端任何部分或吸入管上。當揮發器或低 壓端溫度變熱時,則管內發冷劑的蒸氣增大,於是控制用的氣箱也擴伸張力、則氣箱被伸長,使電源開關上的接觸點相接觸而接通,電源電動機和壓氣機因此開動工 作;當壓氣機工作時蒸氣不斷被抽去,使低壓端力降低,因此揮發器內揮發和吸熱作用易於產生,並降低冷卻的溫度。但氣壓降低時,氣箱也隨之回縮;當氣壓和溫 度降至某一點時,電源開關上接觸點自動分離,使電源斷路,電動機和壓氣機因此停止工作。壓氣機停止工作以後,以冷卻的地點和揮發器的溫度又慢慢的回升,挨 高至某一點時,低壓端的壓力,再能閉合電源開關上接觸點,使壓氣機又開始工作。由上述情形,可知壓力控制溫度的方法,是依據低壓端力的升降,因壓力的升 降,是和揮發器內溫度升降一同變化的。
以上專業二手冷氣相關資訊取自《冷氣機的構造與修理》一書

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

冷氣相關知識


以下有幾種詳細的二手冷氣
冷氣機的構造:冷氣機係利用冷凍循環之四個主要配件-壓縮機、冷凝器、冷媒控制器或稱阻流器(毛細管)、蒸發器等組合而成,其各項功能說明如下。
壓縮機:以馬達為動力,將低壓低溫之氣態冷媒壓縮成高壓高溫之氣態冷媒,也是冷媒在系統中循環之動力來源。
冷凝器:是將高壓高溫之氣態冷媒,經冷卻介質(空氣、水)冷卻(放熱)成高壓中溫之液態冷媒。在蒸發器中由冷媒所吸收的室內熱量,即藉由冷凝器,利用冷卻介質及風扇吹送至室外空氣中。
冷媒控制器:主要作用是將高壓中溫液態冷媒降壓成低壓中溫之液態冷媒,降壓之目的是配合蒸發器蒸發,使冷媒在低壓下能低溫蒸發吸熱。
蒸發器:是將低壓中溫液態冷媒蒸發吸熱成低溫低壓之氣壓冷媒,當室內空氣流經蒸發器,此時冷媒吸收室內空氣之熱量而蒸發,造成流經蒸發器之室內空氣下降,達成冷氣目的。
冷媒:是一種容易揮發的液體,在冷凍系統管路中循環,好比人體之血液一樣,在蒸發器中扮演吸熱的作用,在冷凝器中扮演放熱作用。所以冷氣系統不是製冷之之機械,而是熱量搬運機械,將室內之熱量運至室外而已。
以上專業二手冷氣相關資訊取自《冷氣機的構造與修理》一書

2012年6月21日 星期四

蒸氣的變化

  
  冷氣水量調節閥有各種不同的設計,但應用上的原理是一樣,它的連接方法,大都裝置在水源和冷凝器的進水端間,調節閥上的氣箱,可運接在壓氣機的排出管或冷凝器的頂部(即氣體進入端)以獲得高壓氣體。在壓氣機工作暫停時,高壓端的壓力將逐漸降低,調節閥因彈簧的關係自動關閉而阻止了水流,倘若壓氣機再工作,高壓端壓力又增高,則調節閥又開啟,而水的流動又能再行開始。有時為了   增加壓氣機工作的效能,常在壓氣機的頂部或氣缸壁加裝水套設備,藉冷水的循環而解除壓氣機工作時產生的熱量;其所需之水量係利用冷凝器出水端的一部份水量,經過一旁流調節閥流入壓氣機上的水套中,在旁流調節閥上附有螺絲可以調整彈簧壓力,並隨彈簧壓力之大小,使冷凝器出水端的水量能全部或部分的流入壓氣機水套內。當水經過冷凝器而它的溫度逐漸增高時,就表示水吸收了熱量;一磅水升高1℉時,是需要吸收1個英熱單位的熱量;通常冷卻水的升高度約在10~20F
   飽和蒸氣由於經過揮發器時吸收外界熱量,故溫度升高,又由於壓氣機的抽吸,故蒸氣密度減小,如蒸氣溫度在一定的壓力下,高於其飽合時的溫度,則稱為。超熱蒸氣";它所超過飽和蒸氣的實際溫度數,稱為超熱度數或超熱。超熱蒸氣也可以稱為氣體,因氣體的名稱通常是指某一物體在氣體狀態分別液體和固體;嚴格的來說,氣體不能在不同的溫度中施用壓力使之凝結,而蒸氣則可施用減低溫度或增加壓力,而使凝結,故空氣、氧氣等為氣體而揮發的發冷濟則為蒸氣。
 以上專業二手冷氣相關資訊取自《冷氣機的構造與修理》一書

2012年6月14日 星期四

穀體的構造


   在二手冷氣的穀體兩頭蓋子內具有隔條將其隔成數室,使冷卻水得在各管內做多次的來回交替流動:
(a)是三排管成一組向同一方向流動
(b)是兩排成一組的同一方向流動的。
有時穀體一端,是用許多的"U"形管子相連接,他的構造情形,即將許多"U " 形或環狀管,固裝在管板上面,再裝在穀體的一端,由於蓋子隔間的不同,水的流動的以從每隻 " U " 形管內循序的經過。
  冷水在冷凝器上的進入端,也就是被冷凝後發冷劑液體的出口端,而冷水流出的出口端,也就是發冷劑氣體的壓入端,換言之,水和發冷劑在此類冷凝器內流動的方向是相反的。此種流動稱為反方向流動或逆向流動。它在冷凝器上工作的原理,是將較冷的水(初進入的水),先和較冷的發冷劑凝結液體相遇,而最熱的發冷劑蒸氣(初進入的蒸氣),則與已吸收熱而變成溫熱的水(將排出的水)相遇,故冷凝器內冷卻水與蒸氣的溫度差較採用同向流動者為平均,對吸收蒸氣內之熱量亦最起作用也。冷凝器的底部,常裝有一液體的排出閥,以便修理時可以放出冷凝劑。
以上專業二手冷氣相關資訊取自《冷氣機的構造與修理》一書

2012年6月12日 星期二

冷凝器的分類

二手冷氣的冷凝器的種類-冷凝器根據應用的不同,可分兩大類:
氣冷式的冷凝器;又名稱空氣散熱式冷凝器,它是利用環繞在蒸氣管子外面的流動空氣來冷卻的;此類冷凝氣都在蒸汽管外加裝無數散熱鰭片,並利用風扇供給充足冷空氣來流通,示採用風扇以推動空氣經過氣冷式冷凝器;風扇的裝置方法,有以下數種:
(1)裝在壓氣機末端的機軸上。
(2)將扇葉直接裝在壓氣機飛輪的輪輻上。
(3)裝在電動機的旋轉軸上。
(4)單獨用電動機來轉動。
氣冷式冷凝器因設計上的不同也分數種;現將通常用的分述如下:  
甲)薄片式冷凝器 此式的構造,是用多張薄鋼皮銲合而成,在薄鋼皮間為蒸氣及液體的通道,有時改用鋼管固結散熱的薄鋼片,薄片式在家庭式冷氣機上,大都直立於冷氣機的後面,使對流的空氣得以向上流動 。
(乙)重力流動式的冷凝器 此式也是由散熱鰭片皆組成,面積較大,在家庭式冷氣機上,多放在冷氣箱後面底部備有空氣孔道處,當熱蒸氣進入冷凝器時,周圍的空氣受熱.因對流的關係,室氣於是上升而經過孔道,使冷凝器受冷空氣的流動而冷卻(此式可省去風扇來推動空氣的流動)。
以上專業二手冷氣相關資訊取自《冷氣機的構造與修理》一書

2012年6月10日 星期日

壓器機的情形


  二手冷氣的內部潤滑油從揮發器內回至壓氣機的情形第二章已講經過,無論往復推動式壓氣機或旋轉式壓氣機,都需要相當容量的潤滑油加在壓氣機的曲軸箱中,因此在壓氣機工作時,潤滑油常和發冷劑混合由液體管進入揮發器;當液體發冷劑由控制器噴射成為蒸氣時,潤滑油則為霧狀體,若是在乾式揮發器,則所有霧狀的潤滑油經過揮發器而回入壓氣機,若是在水式揮發器,其結果將有一部份潤滑油聚成一薄層浮於發冷劑液體的表面上。潤滑油容易與氟代烴和氯甲烷的發冷劑相混合,但不能與二氧化硫相混合,壓氣機的壓力雖然能將潤滑油和二氧化硫混合壓入揮發器,但是在乾式揮發器由於高速度的噴射,潤滑油被噴成霧狀並隨發冷劑蒸氣一同經過揮發器、吸入管,回至壓氣機,若是在水式揮發器,則潤滑油將成為一薄油層。
  浮於發冷劑液體上。常用的發冷劑都要比潤滑油重些、如氟代烴平均要比若在水式揮發器中所採用的發冷劑早時分哩,而能在壓器機失去了充足潤滑油前回入壓器機內。潤滑油重過60%,二氧化硫約垂過50%和氯甲烷約重過10%。由此可知,潤滑油並不是全部與發冷劑液體相混合,而是浮於液面的。
以上專業二手冷氣相關資訊取自《冷氣機的構造與修理》一書

2012年6月6日 星期三

閥門和壓力


  手動式控制器以上數節,二手冷氣的手動式控制器已說明了微管的方法是能控制發冷劑進入揮發器中的容量;高壓端浮力開閉器讓發冷劑迅速的凝結,是依靠液體揮發量和壓氣機的抽吸;低壓端浮力開閉器讓發冷劑進入量是依靠液體的揮發量,這數種裝置,均屬於自動控制的設備,除此之外,還可利用一種手動針端式控制器來司啟閉,手動式的控制器大都採用於大型機件上,因它的氣壓和溫度的變化是有專人管理的。
  自動式控制器在自動膨脹式自動控制器中,不用氣熱管,而使氣箱內部或膜片上面與空氣的大氣壓相接觸,控制器上部是一個氣箱,氣箱內裝置彈簧與閥門軛相連接;自動彭脹式控制器,在氣箱或膜片下面所受的壓力是揮發器進口端的壓力,而氣箱內部或膜片上面則是大氣壓,因此閥門的開啟或關閉,是依據此兩種壓力不同時才造成的。
以上專業二手冷氣相關資訊取自《冷氣機的構造與修理》一書

2012年6月5日 星期二

發冷劑和揮發器的變化


  二手冷氣的發冷劑在揮發器內變化的情形,須視設計時所用的機件不同而有區別,在普通用的設備中發冷劑氣化時變化情形;我們知道液體發冷劑是由冷凝器和液箱壓入液體管的,在液體管至揮發器的進口處,有一節制器來分開高壓端和低壓端,高壓的液體經過節制器後即變成低壓液體,當液體壓力降低時,也立刻能起揮發作用並吸收熱量;在液體揮發過程中,有氣泡發生;也可以說此液體在沸騰,在含蒸氣氣泡的液體繼續揮發時,合氣泡的液體形態是不能久存在,因液體將揮發變成細微水滴與已揮伐的蒸氣相混合,此種液體和蒸氣的混合物,稱為溼蒸氣,最後細滴狀的液體也揮發成飽和和蒸氣將凝成液體,於是變為溼蒸氣,倘壓力減低,將有利於液體的揮發,惟因揮發器內祇有充足的飽和蒸氣,而並無可供揮發的液體時,則壓力的減低,也就是說明了揮發器內蒸汽量或蒸氣重量的減低,換言之。即該蒸氣所含之蒸氣量或其密度將較同溫度時之飽和蒸氣為小。
又如飽和蒸的溫度降低,則蒸氣將凝結成液體狀態,並稱為濕蒸氣;反之若飽和蒸氣之溫度增高時。則因飽和蒸氣中並無存在著液禮,故要有液體繼續揮發為不可能,故蒸氣受高溫度後,祇有發生膨脹,而使其密度減小也。飽和蒸氣由於經過揮發器時吸收外界熱量,故溫度升高,又由於壓氣機的抽吸,故蒸氣密度減小,如蒸氣溫度在一定的壓力下,高於其飽合時的溫度,則稱為。超熱蒸氣";它所超過飽和蒸氣的實際溫度數,稱為超熱度數或超熱。超熱蒸氣也可以稱為氣體,因氣體的名稱通常是指某一物體在氣體狀態分別液體和固體;嚴格的來說,氣體不能在不同的溫度中施用壓力使之凝結,而蒸氣則可施用減低溫度或增加壓力,而使凝結,故空氣、氧氣等為氣體而揮發的發冷劑則為蒸氣。
以上專業二手冷氣相關資訊取自《冷氣機的構造與修理》一書

2012年6月3日 星期日

冷凝器和揮發氣間的高壓端


  在二手冷氣上為了控制發冷劑由冷凝器流入揮發器的容量,應在冷氣機高壓端即冷凝器和揮發器間,加裝一浮力開閉器,來自動控制;它的裝配情形,是將浮力開閉器裝在收液箱中,冷凝器的發冷劑液體由液箱頂部壓入,經過濾液器流入液箱下端;當液體的水平上升時,則金屬製成的中空浮球也因之上浮,將浮力開閉器開啟,使液體流出:同時小量液體流出後,水平降底.浮球也因而下降,浮力開閉器也隨之閉合而阻止了液體的流出。但是已揮發的蒸氣又經冷凝器冷成液滴滴下,至水平升高後,又能開啟浮力開閉器而將液體流出,因此流出的液體量得以自動控制,浮力開閉器和揮發器間是裝有一液體壓力閥,它是有相當重量向下關閉的,所以開啟這閉合點使流入液體至揮發器時,是需要相當壓力來推動的;至於採用壓力閥的目的,是使液體發冷劑在一長而又暴露的排出管中,維持它有適當的高壓力,若不用壓力閥來控制力,則液體發冷劑能很容易的經過浮力開閉器,就變成低壓力,甚至低於發揮器中的壓力,於是液體揮發作用將在液體排出管上先開始,使吸熱發冷的工作徒然消耗在揮發器外部接管上,造成管上有發汗或潮濕的不良現象。
  只有一種高壓浮力開閉器的組織中,它不採用液體壓力閥來控制壓力,而利用一種長而直徑小的微管來代替,因為口徑小的微管有阻力或摩擦力來阻擋液體的流通,此即表示微管一端的壓力是需要高壓力.方可使液體壓入而通過;因此微管內有高壓力存在時,可避免液體先在管中起揮發作用和管外發汗的弊病。
以上專業二手冷氣相關資訊取自《冷氣機的構造與修理》一書